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3节(1 / 2)





  在招教习先生的时候,有些奇怪冷门的手工业,让戚慈都目瞪口呆。难怪自古民间就是高手频出的地方,大隐隐于世这话倒是没说错。

  这能教导人读书习字的人选可着实不好寻。总不可能时时刻刻都让戚慈来吧,这显然也不怎么现实。

  也不是没有读书人冲着戚慈的名头来的,可是还是很多人不太能够接受男女一同进学这种规矩。上了年纪的人,总是要固执一点。

  读书识字这边的教习先生戚慈也寻摸了几个,可是人数还是不够。

  最后这个□□烦还是姜微给解决掉的。姜微杀了公子博益之后,才觉得自己像是真的活了过来一般,她终于走出心结,给姜徽写了一封信,这封信最后也机缘巧合地到了姜徽的手上。

  心里面写了什么,戚慈不知道,她只是帮姜微将这信送到该看见的人手中去。

  只是没有多久之后,在姜微和姜徽秘密会谈之后,姜家一家就搬离了宁城,举家搬迁到了上林郡,甚至姜父姜大兄等人还表示他们愿意在胡山书院当一个小小的教习先生。

  这倒是解决了戚慈的一个小麻烦。但是戚慈高兴的却不是什么麻烦不麻烦的,而是由衷为姜微感到高兴。姜微这么多年受的苦难,她错位的命运,老天爷是时候该补偿她了。

  姜微其实信中也没有写什么,她只是将自己知道的真相告诉了姜家人,至于姜家人信不信,那就不干她的事情了。其实姜微是害怕面对姜家其余人的。

  她曾经被千娇百宠,可是十三年过去了,时间可以湮灭很多东西,那些宠爱现在还剩下几分?她不敢去赌。

  姜微也没有想到,见她第一面,姜家人就确定了她就是他们失踪十三年的微微。姜家不是没有人见过文姬,以姜家的地位,姜家女眷基本都远远见过文姬的,尽管姜微已经不太像文姬时候了,可是容颜却是做不得假的。

  可是谁也没有提文姬的事情。

  姜家就这样莫名其妙同姜微一起,上了戚慈这条大船。

  叱咤朝堂的姜家父子俩儿,就这样窝在一个山窝窝里头,给戚慈教导出了不知道多少栋梁人才来。

  十二月十五,是吴国君三十大寿,吴国也算是一个很大的国家了。吴国君寿诞,自然是四方来贺。戚慈肯定是要去王都朝贺的,这是毫无疑问的,除非她自立为王,否者她与吴国君的关系永远是大宗小宗的关系。

  而现在的戚慈还远远没有要自立为王的意思。

  吴国的王都,四水城。这个名字别有一番风情,是因为恰好就有四条河在这儿汇集,然后奔腾流走,故而吴国的王都叫做四水城。四水城一向热闹,它占据着强大的地理优势,贸易发达,除了政治中心以为,这里也是一个商业中心。

  戚慈暂时没有想过要同吴国君撕破面子,她准备的贺礼尚且算给吴国君面子了。这次进都,跟着戚慈一起的还有景翘,她死活要去,戚慈想着王都那边的关系,景翘的确比较熟悉,也就默认了。

  至于景翘会不会去招惹些什么,那就不在她的思考范围内了。横竖她们不欺负别人,可也不能让别人欺负她们。

  戚慈带着一同前去王都的士兵都是最精明强干的,个个都会十八般武艺。从苑城出发,走陆路,约莫十五天就能到四水城。戚慈提前了三天出发,一路走去,风平浪静。

  从越国王都出发去陈国王都就要久一点了,不过也就多两三天的路程罢了。按道理说,同为国君,吴国君的生辰有风不可能亲自到场,这样的面子还是太大了。

  可是耐不住有风实在是做梦都想见戚慈一面。

  他直接寻了个身体不适的理由卧床养病,又排除使者团带上贺礼去吴国。有风这一卧床就要一个多月,但是耐不住那群大臣们一个个早就被吓破了胆子,有风一个大声说话,有的人都能被吓得一哆嗦。有风说什么是什么,立马就执行了。

  这主要还是因为在这群大臣之中流传着一个传说,据闻先前死的那些同僚们,家中的财产最后都进了国君的私库。据闻国君书房小几上摆着的那个七彩琉璃的摆件,那先前可是张大人的心爱之物啊。

  细思极恐。

  黄雀在后啊黄雀在后,有风才是那个最心狠手辣的啊。

  有风就这样大摇大摆地出了越国,竟是也一点毛病也没有。这次带队的是巫芒,据闻是这位在摘星楼上夜观天象,不知道又勘破了什么天机,主动请命的。

  越国大巫亲自前去贺礼,也不算辱没吴国君的地位。

  而有风扮演的是什么角色,他扮演的是一个不知世事艰苦的纨绔受宠的贵族子弟。这样的角色最容易让人放下心中警惕,也最不起眼最不容易出事。

  他这一去,可不是想要打吴国的主意,是想要去同戚慈好好聊聊呢。

  有风着急着想见到戚慈,自然催促着早早就赶到了四水城。四水城这些日子热闹得很,汇集了各国的来使,也有人四处兜售各国的特产。有风他们在吴国王是有自己的府邸的,自然不必去住什么客栈一类的。得知越国使节来了,吴国接应的官员好生一番客气之后将人送回了他们落脚处,才抹了把汗水走了。

  回去路上,还嘟嚷着:“这越国来的竟然还是一位巫者,很少有巫者会参加这种事情啊。”他觉得有些奇怪,越国大巫前来贺礼,这莫不是来找谁麻烦的吧!

  世人皆知,这些巫者多少都有些古怪的。

  一切都安顿好了,有风才知道戚慈他们根本还没有到四水城。

  他原本还想着在街上来一个出其不意的偶遇,然后假意被戚慈的容颜吸引,最后便能在这段时间内顺理成章地缠在戚慈的身旁。这纨绔子弟追求姑娘嘛,多少都是有些不要脸面的。

  可是戚慈……她们没有到。

  这一切都是因为景翘,戚慈往常手中事情繁多,景翘也忙碌得不得了。两人难得闲暇下来的时候大多都是聚在一起休憩一下,品茶吃点心说些话儿,很少还有精力要去做点别的什么。

  而这一次,好好的一场“公费旅游”,什么糟心事都不用管,两人一闲下来,这就了不得了。

  景翘这人,简直就是走到哪里就买到哪里。下到小小的瓷人,上都贵重的琉璃摆件。只要她景翘看上的东西,最后统统都被她买了回来。连带着,戚慈在不知不觉之中,也买了不少东西。

  一路吃吃喝喝兼买买买,时间自然就被耽搁了。

  十二月十三这日,戚慈一行人才晃悠悠进了四水城。四水城修建得尚且算阔气,城墙都是大块石料砌成的,牢固得很。看上去古朴大气,别有一番滋味。

  河水奔腾从城市穿过,这的确是很多城镇都没有的奇观。能在一条大河边上修建起这样的一座城来,戚慈不由心生敬畏。

  她从没有看不起古人,甚至有很多时候,老祖宗们的智慧是现代人猜不透的。

  四水城里很热闹,少年郎和小姑娘们来来往往,也有那不知道是看对眼了还是怎么的偷偷摸摸在互送花儿。难为他们,十二月还能寻到开得正新鲜的花儿。

  戚慈他们不像有风有专门的府邸,只有先去寻朝中接待他们这些人的地方问问安排的住宿在何处。

  瞧着四水城这样子,就算要去找个好一点的客栈,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有风千盼万盼,总算是把戚慈盼来了。他站在酒楼的二楼窗前,一眼不错看着街道行人,行人熙熙攘攘,可在他的眼中那都是过眼云烟。谁也遮挡不住戚慈。

  她今天穿着深蓝色的宽袖长裙,料子很平常。看上去就像是哪家的姑娘偷跑出来了一般。头发有些凌乱,眉眼之间有些疲倦,也许是这一路走来实在有些疲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