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18节(2 / 2)


  看沈星下定了决心,沈佐也就没再坚持。

  这天早上起床后,沈婉和沈家玉两个人给家里孩子做了早餐。

  吃过早饭之后,四个人就将孩子全都送到了考场外面。

  看着几个孩子进入考场,这两对夫妻都紧张得不行,就算沈家阳也是一样的,哪怕对自家闺女和儿子都有信心,可这种场合,由不得他不紧张。

  类似他们这样的家长在考场外面占了不少。

  有的甚至是全家出动,看着壮观极了。

  高考一共考四门,政治、语文、数学、理化(史地)。

  每一场考试结束后,出了考场的学生有的哭有的笑,甚至还有紧张的直哆嗦的。

  其中还有一些学生考完就想要对答案,然后就有人追到了沈小雨这边。

  凡是沈家村的,谁不知道她学习好,包括她几个弟弟学习也都很好,在心里不安稳的时候,找学习好的对一对答案总能让人安心一些,就连知青也厚着脸皮蹭过来了。

  沈小雨虽然能理解那种心态,但其实对这种对答案的行为并不感冒。

  考过的就是过去了,对了答案只会让人变得心浮气躁,无论对错都一样,所以这个时候沉下心来应付下一场考试才是正理,可她又不能要求别人都跟她一样,更不能在这个时候跟人家讲大道理。

  这个时候就该沈家阳这个人精出场了。

  徐贵也不差。

  他们这些家长跟过来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孩子能没有后顾之忧,心情轻松的去迎接考试,看出孩子不情愿之后,他们当然要主动站出来了。

  这两个人,一个是自己手底下管了一批人,一个是在供销社工作了好多年。

  嘴皮子一个比一个溜。

  所以他们出马之后很容易就把围过来的人都打发掉了,然后带着孩子回了租住的地方,让他们好好休息休息,下午好再来考第二门。

  这让沈小雨偷偷的松了口气。

  爸爸赛高,小姑夫赛高,让他们一起陪着来果然是正确的!

  历经两天,高考终于结束了。

  无论是参考的,还是陪考的,在这两天都像是打了一场硬仗一样,身心皆累,但这还不算完,考完之后还要等成绩报志愿,到时候又是一通忙活。

  不过好歹也算是把其中一个阶段度过了,考完也就该回家了。

  其他人都是这样没错。

  但其中不包括沈小雨。

  虽然还没到填报志愿的时候,但她已经想好了自己想选的专业,她要读英语专业,这个专业是要额外多考一门的,所以她还得在县城多留一天。

  这是她深思熟虑之后做下的决定。

  因为等大学毕业之后就要面临就业问题,她仔细想了想自己擅长的和不擅长的,以及以后想要做什么方面的工作,想来想去,她还是想做一个老师。

  高考恢复以后,老师这个职业也是很吃香的,还很受人敬重。

  让她做生意,她觉得自己没那个头脑,让她去当公务员,她又不是很感兴趣,或者其他方方面面都考虑过后,她还是觉得当老师更适合自己。

  至于选择英语专业,当然是这个专业毕业后,既能如期当一名老师,还能在闲暇业余时间做一些翻译工作,既为翻译事业做出了一点小小的贡献,又能给自己赚到钱,何乐而不为呢?!

  毕竟她也不是活在真空的,工作除了自己喜欢外,也是要赚钱的!

  因着这个情况,沈家阳只能让媳妇儿和妹妹妹婿带着其他孩子先回去,他留在县城陪着女儿,等考完之后再带着女儿一起回去。

  本来沈婉是觉得自己陪着女儿也行的,但后来想着,她一个女人,确实没她男人陪着女儿安全,所以最后还是先一步带着孩子们回家了。

  等沈小雨考完英语之后,她才和她爸一起回村。

  沈家村。

  村里从知青到本村村里的考生,加在一起参加高考的人数也有二十多个了,但在这么多人中能有几个考中却还是未知之数。

  连续11年没有举行过高考考试之后的第一年,社会上积存了大部分附和报考条件的人,粗略统计下来,今年有560万青年报考参加了高考。

  但大学会录取多少人完全没有一点准数。

  如此一来,竞争力之大可想而知。

  所以哪怕高考已经结束,但凡是参加过高考的人心却还都停在半空,成绩一日不出来,录取通知书一日未到,心就一日安稳不下来。

  沈小雨将大家的紧张和焦躁看在眼里,却也没有太好的办法。

  所以她替自己估算了一下分数,也替几个弟弟估算了一下分数,分数算下来,说实话,她自我感觉还是不错的,弟弟们分数也都很不错。

  她印象里这一届高考录取分数都不是特别高。

  所以她感觉她和自家几个弟弟考的都还不错,主要就看想选什么学校了,不同的学校对分数的要求自然也是不一样的。

  这一年是没什么分数线的,你想报什么学校就可以报什么学校。

  但人家学校当然也是有录取标准的。

  如果分数考的高却报了一所普通的学校是自己吃亏,但如果分数考的一般却报了要求太高的学校,那就很有可能落榜,这两种情况,无论哪一种都不是考生所乐见的,所以根据分数再选择自己心仪的学校,又是一个大难点。

  关键还没有任何可供参考的标准。

  这就很让人头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