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穿成庶女的庶子第41节(1 / 2)





  谁晓得蒋氏族长顺水推舟,提出想要参加敬源先生二次遴选的名额,还一阵的卖惨哭倒霉,说蒋学文如今在浩然书院读的好好的,暂时也用不上这个名额,倒不如让他家的孩子试一试,没准就成了。

  哈!蒋学文也不是那好脾气的,当场就开始阴阳怪气:“二伯,当初难道堂兄弟们他们没去参加第一回 遴选?是不是管事的从中阻挠没告诉您这个消息?还是谁从中作梗啊!”

  蒋氏族长一噎,“当然去了,只是收获稻实那日,你兄弟生了风寒,没来得及赶上而已。”

  他要找借口,蒋学文偏要把遮羞布扯下来,“可是别家也有不方便的,只要人到了现场都做数,怎么,堂兄们贵脚踏贱地,怕弄脏了鞋?”

  蒋氏族长脸一阵红一阵白,“你这孩子,怎么跟你二伯说话呢!长辈们说话有你插嘴的份儿嘛!”

  “那我总可以说话了吧?”蒋爷爷也气的很,又不是没给你们机会,自己不珍惜,自家孙儿辛辛苦苦两个月,最后倒是想来直接抢夺胜利果实,美得你!

  “这个机会是我孙儿日日勤勉,辛辛苦苦得到了,凭你轻巧一句就想拿去?就怕送到手上,有些人还消受不起。”蒋爷爷霍然站起,“咱们两家亲近关系,可以,想要抢机会?没门!送客!”

  蒋氏族长拂袖而去。

  蒋学文这才心里畅快,哈哈大笑。他对着爷爷说:“我也晓得,我能脱颖而出的机会渺茫,胜算不大,可要是平白送给别人,我不乐意。”

  蒋爷爷也是看着孙子辛劳的,日头再大孙儿也没有懈怠过,自己的劳动果实当然要自己享受,是好是歹都认了。

  第六十章

  第二次遴选。

  蒋学文的遭遇也不是独一遭, 不少人都打起了第二次遴选名额的主意,他们没来收获,自然

  被夺去资格, 打起了同族优秀子弟的主意, 又因为俱是同族, 想要调换人选很是方便, 施展起瞒天过海大法来。

  殊不知敬恒先生早就准备,把当日参加过收获大会的人名记了下来, 只等这些人白忙活一场。

  要准备七十余人的考试也不轻松,所幸敬恒早有安排,那日天公也做美, 阳光充足光线敞亮,照的整个院子亮堂堂的。

  这世间也有许多黑暗, 终将迎来光明。

  全员到齐,敬恒直立场中, 等到四周雅雀无声后,朗声宣布道:“第二次的遴选,题目自拟, 题材自拟,只需要写这次种地中, 各位的见闻即可。”

  啊?

  又来?

  没折腾够啊?

  众人的惊讶快要从眼睛里蹦出来,这敬源先生收徒弟,也太不拘一格吧?怎么回回出的题目都如此古怪, 还跟四书五经毫无关联,让他们怎么下笔写啊?编都不好编。

  “世事洞明皆学问, 人情练达即文章。”似乎看出他们的疑惑,敬恒解释道, “写吧,日落为限,要笔用墨都举手。”

  随后安坐堂前的太师椅,手捧清茶,居高临下,能看清每个学子的动作。看样子是没有商量余地,有学生开始磨墨铺纸,琢磨怎么下笔,其余人也只好跟风,开始绞尽脑的组织言语。

  虽然先生说了题目自拟,却没人打算写诗词,因为字句太少。

  蒋学文只好略略抬头,看到别人都在稿纸上划拉,开始考虑自己要写什么。感触?想法?他唯一的想法就是好累好累好辛苦,总不能写这个吧?

  他一早就认识到,自己是过来凑数的,压根就没想过这个馅饼能从天上掉下来砸他头上,但是爷爷希望他来,他也就来了。

  走个过程让爷爷安心也好。

  想到这个,蒋学文也不纠结了,反正中不了,不如放飞自我,想写什么就写什么!要论起他的感想,他是真觉得种地好辛苦!只是不能说的这么直白,还要加上一点点感触等等.....

  因为全都是自己的所思所想,蒋学文写起文来格外丝滑顺畅,完全不需要再三纠结反复斟酌,洒洒洋洋就是一篇文章,写到最后他似有所悟,速度开始慢下来。

  他好像想通了什么。

  最左边的位置,罗恒景也在思考该写点什么,他略略思索,最终写下悯农二字。

  尽管师长前辈们耳提面命,罗恒景对农人的辛劳,还是停留在纸面上,轻轻浅浅的辛苦两个字而已。而这次,他是真真切切的感受到,种地是个个何等辛苦的活儿,无怪那些老农平日总是面黄肌瘦,直不起腰来,看着比同龄人年老。他怜悯这些人,故而遣词造句时也格外的情真意切,感情充沛,一片文章词句锦绣,华丽非常。

  而罗恒睿几次提笔,都不知道该写些什么才能脱颖而出,饱蘸的墨汁滴到了白纸上。摆在他面前最好的机会,就是能够拿到敬源先生的青睐,父亲母亲及时延请名师,他也要退一射之地,谦让兄长,如果凭着自己的本事拿到,谁也说不了什么,更不必谦让。想到这里,罗恒睿攥紧了笔杆,决心要写好,写的出彩。

  想要出彩,必然不能重复那些陈词滥调,罗恒睿咬着下唇再三思索,脑子飞速转动,思考该怎么破题。破题,破题......有了!

  罗恒睿想到了什么,眼睛一亮,终于开始下笔写了起来,他打算写如何通过多组建商队来提高农作物价格,借此来改善种地人的生活。很多时候并不是农作物卖不上价格,而是没人买,如能将甲地的丰富物产运送到贫瘠乙地,不就两厢便宜嘛?罗恒睿越想越觉得有理,洒洒洋洋的写了很多相关措施和应对办法,把能够想到的漏洞都补上了。

  这样的想法就算占不到最优,至少也能算是上等。

  而宋朗旭环视了一圈临时同窗们,忍不住哀叹,这不命题的作文比命题作文还难写,完全不亚于五彩斑斓的黑啊!命题至少还有个谱,不命题那就犹如脱缰野马,跑到哪儿算哪儿了。

  他到底写什么好呢?

  想来想去,宋朗旭还是没想出个所以然来,他看到蒋学文信笔由缰,猜他八成在放飞自我,心一横也打算放飞,贴合着主题写点什么。如果要说贴合主题,莫过于悯农了。这个话题虽然老生常谈,但是不至于完全不给分,而且相信凭着他的见多识广,不写得人潸然泪下不算完。

  宋朗旭组织好语言,提笔就写,他写着写着虽然顺畅,却总觉得没有挠到痒痒处,好像隔着一层薄纱能隐隐看到后面的风景,却始终朦朦胧胧看不真切,还引人想要看了再看。

  他不得不停下笔思索,读一读已经写完的文章,并没有什么问题,那就是最大的问题。思维好像一团麻线,露出线头等着他一扯。

  他顺着这条思路一走,脑中突然闪过一道闪光,突然明白了他该写什么!刚才的一切所思所想都太过浅薄,只看到最表面的现象,根本没有深入了解到最底层的逻辑。但到底什么才是最根本的呢?他不自觉就开始写了起来。

  自古以来,封建王朝都是农业大国,不仅是因为土地的限制,还因为农业对劳动力的强捆绑性,一个壮劳动力纯依靠劳力能耕种多少田地?大约四到五亩,而如今亩产量才一百多斤,壮劳力除了自己之外,才堪堪养活另外一个人,又哪儿来的余地发展其余的产业。

  而农业又是百业之本,不论哪一项产业想要发展都离不开农业的支撑,不然原材料从哪儿来?农业作为金字塔的底层,占据最大比例,也承托起整个社会的发展。

  现代已经能够通过大规模机械化种植来提高耕种效率,让被解绑的劳动力能够被安排到各行各业,这才会有繁荣的产业链。而在不够发达的封建时代,就只能重视农业,先满足温饱。

  士农工商,他此刻才算是明白为何这样排序。

  宋朗旭越写思路越开阔,让他思如泉涌不停往外冒,根本停不下来,他有很多很多想要说的东西,借助他的笔端流淌到纸面上,直到有人敲了敲他的桌面,示意他停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