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穿成庶女的庶子第61节(1 / 2)





  别听着好像少,村里人大多数都种了粮菜,一年只能结余一二两,十两银子足够城里三口之家过一年,七八两是从前想都不敢想的收入。

  第八十五章

  最近, 照城的几个村子里,涌动着一股难言的氛围,大家互相看着, 用眼神示意, 来了吗来了吗?得到否定的回答也不生气, 回家望着村口的方向, 巴巴等着村子早点回来。

  一直等到半下午,胡老村长的身影才出现在村口, 手里拎着个包袱,满满登登还沉甸甸的,身后跟着七八个青壮。

  葫芦村的人也顾不上别的, 一窝蜂的拥了上去,七嘴八舌的把胡村长围住, 询问他情况。

  胡村长当然知道大伙儿的心急,鸡仔本来是从衙门领的, 但是他们也照顾的非常精心,每天割新鲜的草,开水喂养, 一有太阳就赶出去晒,比对什么都精心, 好容易盼到鸡仔长大出栏,被衙门收购后等着拿钱。

  村民事先还估计过一只鸡的价格,鸡贩子上村里来收差不多三十几文, 他们已经算好自家能够拿到多少钱,然后换成米粮布匹, 让家里人过个肥年。

  胡村长被人团团围住也不慌不乱,出声安抚村民, “账本跟银子,我已经从衙门拿回来了,明天一早带上零钱,来我家领银子!”

  衙门发给他的,肯定是整锭的银子,想要分发下去,肯定需要铜板兑换。

  可是银子都在面前晃悠了,谁还舍得错过呢?有村民壮着胆子说,“我家现在就有铜板,叔,能不能今天换啊!”

  胡村长环视一圈,发现大家眼里都是这个想法,爽快的说,“行!我先回家了,过一炷香来我家领钱。”

  听到这里,村民一哄而散,都回家搬出压箱底的铜板,准备来拿钱。

  胡村长心里也有一杆秤,对谁家交了多少只鸡心知肚明,摆开纸笔摊子准备发钱,一炷香还没过呢,村里人已经带着铜板来兑换了。

  “胡小三家里,一共交了二十只鸡,能分到九百文。”

  “陈旺家,一共交了十八只,能分到八百一十文。”

  “还有张大山家的十五只......”

  村民们在心里一算,讶然抬头,“等等,一只鸡多少银子来着?”

  “一只四十五文。”胡村长笑着说,“这头一批的鸡啊,用特殊的香料炮制成了风干鸡,卖的特别好,鸡杂,鸡毛还有别的都卖了出去,大人的意思是说,也给大家都分一点,让你们晓得没白忙活半年。”

  “大人英明啊!”

  “大人仁善啊!”

  听说还有这样的好消息,村民都欢呼起来,乐的笑开了花,嘴角合都合不拢。本来觉得能够三十五文就是谢天谢地,没想到还有四十五文的好事!别小看十文钱,他们哪家不是养了几十只呢?翻倍之后就是大大的一笔银子,还是白来的!

  这样就能多扯几尺布,多絮点棉花,或者给自家闺女扯上二尺红头绳,让她高兴上半年......

  葫芦村的人高高兴兴领银子,辛劳的果实格外甜美。少的拿了半两多,多的拿了快二两,捧着银子回家美去了。

  胡七瓜捧着手里寥寥的二百文,嘴巴撅的老高,“别人都拿那么多,凭啥我就拿二百?胡叔,你也是我叔,凭啥就这么偏心呐?”

  马上有人大声嘲笑他,“就你家养的那几只瘦鸡,瘦不拉几干巴巴的,一副要倒不倒的样子,哪儿符合衙门收购的标准了?还是胡叔看你家可怜,提前把那几只鸡放到自家好生照顾了段时间,才勉强合格,我还说胡叔偏心你咧!你不拿二百,难道还该我拿二百?”

  “明年你要是还这么懒,说不定连二百都没有了!”

  毕竟胡村长也不会回回都照顾他,要是明年还懒,就只能干看着咯!

  胡七瓜看到别人都在说他平时懒懒散散啥也不干,还偷鸡摸狗的事迹,还有那么点秋后算账的意思,脸上忍不住一红,嘴皮子还要硬:“说什么呢!我不就是问一下嘛!我算不来账所以才多问两句啊!”嘴上这么说,身体很诚实,拿着铜板就跑回家了,生怕别人找他要钱。

  村民们哄然大笑,笑声接连起伏。

  拿到了银子自然是高兴事,胡村长等人群安静下来又道:“我知道你们家里还养着种鸡跟母鸡,明年卖鸡蛋又是一笔收入,我也不说啥了,省的你们嫌唠叨,反正什么赚钱你们自己晓得,好生照顾着就行。”

  人群都哄笑起来,那是当然,赚钱的路子当然要好好走。

  这时突然有人发问,“叔我问个事,这一批的公鸡卖了,是不是要等到开春再养新的?”

  胡村长点了点头,那是当然,现在已经是深秋,草木不丰,拿啥养活小鸡仔呢?不如等到开春。

  “我琢磨着,从现在到开春,还有三四个月呢!鸡仔都能养到半大,再养养又是一批,这不就等于多赚一笔吗?所以我想着,要不然,少养点?春天养二十只,冬天我就养个七八只嘛~”

  村民听完一琢磨,好像是这个道理哈!养鸡的活本来就不累,主要是耗费时间,冬天少养点照顾的精心点,也不费事,还省时间呢!

  胡村长看到众人殷殷期盼的目光,“行,回头我去孵蛋作坊问一问,但是先说好,冬天养鸡不容易,一定不能养多了。”

  “好!”

  *

  黄娘子磨蹭到最后才去领银子,胡村长一看她就笑了,小声的说,“黄娘子,你家交了五十只鸡,是整个村里最多的,一共是两千二百五十文!”

  都赶上一个壮劳力挣的钱了!黄娘子真是个难得的勤快人。

  黄娘子赶紧接过铜钱,满面带笑的收进怀里,“不是我勤快,衙门都把怎么养鸡写的清清楚楚,我照着做才养的这么好的。”

  “那你打算再养点吗?”

  黄娘子点点头,“再养个十只吧,冬天养鸡仔我还是头一回,先试试。”

  胡村长点头,等他算完账目,拿着回去衙门交账时,就找刘主薄问冬天养鸡仔这事。

  无独有偶,过来问这事的人还真的不少,刘主薄自己想了想也能试试,好赖是比收入,于是点头答应了,只是依旧严格控制数量,每一户的鸡仔都没超过十只。

  然后,刘主薄想起一时,转而对胡村长说,“再过几天,郊外会办一个秋收集市,附近的货郎啊小摊贩都会带着东西过来,到时候记得来赶集啊!”

  “呀,还有这等好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