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穿成庶女的庶子第72节(2 / 2)


  赵辰之心想这他当然知道,然后就听到黄柔娘补充一句:“但是丝瓜,黄瓜,还有茄子白菜都成熟了。”

  赵辰之一拍脑门,他竟然忘了这个!还没个小姑娘熟悉呢!可见没事应该多出来走走,不然正要犯了五谷不分毛病了!

  既然有了目标,就该去看看收获的丝瓜黄瓜白菜的产量了!这几样菜都是最常见的蔬菜,填充着百姓的饭桌,丰富着他们的食谱。

  黄柔娘撒丫子去找了村长,苦瓜村的村长很快就带着村民过来帮忙,挑了一处在屋后种了两分的黄瓜地来验证。

  屋主因为是自家要吃的菜,照顾的格外精心,除虫施肥浇水都及时周到,所以白菜也长的格外好,绿油油白生生的。

  但听说是赵大人要测算产量,他还是忍痛割爱,答应了下来。

  两分地不大不小,村里人就帮着一起收割,小心的切下根部,抖落泥土。肖大人也不嫌脏,上前确认他们没有动什么手脚。

  他心里计算着,按照平日里白菜的产量,亩产差不多就是千斤左右,换成两分地就是二百斤,但凡能够达到二百五十斤,就已经是大大的高产了。

  就算达不到,有个二百三四,也是大大的功劳,一亩地能够多产一百斤,十亩地就是一千斤,算到全国又是多大的产量,能够填饱多少人的肚子呢!

  光是凭着这点,肖大人觉得给个考核优等绝对不过分,这是利在千秋的大事。

  这头的赵辰之却没想这么多,还在盯着人收割,有人帮忙快的多,他还过去剔除一些泥疙瘩,免得占了称。

  等到全部白菜收割完毕,看着就是老大一堆,非常的醒目,有经验的老农已经在心里盘算,这些白菜加起来,怕不是不止二百五吧?

  得是多少,三百?简直不敢想啊!竟然能够收获这么多的菜。

  不敢想的还在后头,村长吆喝着过称,把白菜放进竹筐里,几个人抬起大称,村长过去仔细看刻度,一二三四,一二三四,一二三四.....他足足数了三遍,最终结果含在嘴里,就是吐不出来。

  村长虚弱的喊自家儿子,“老大,你来看看称,我眼睛是不是花了?怎么老是算不清楚呢?”村长儿子不疑有他,上去点了一遍后直接报数,“一共四百零九斤!”

  “妈呀,四百?”

  “我没听错吧?是不是你看错了,是二百零九?”

  苦瓜村的人登时轰动了,各个都要挤过去看刻度,但称杆子上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刻度告诉他们,就是四百,四百!

  赵辰之还没回神呢,身边飞快略过一个人,直接窜到称杆旁边,“这称怎么看?”

  “挂上这个秤砣,小刻度是五十斤,大刻度就是一百,称尾还有点翘。”

  肖大人仔仔细细的看了两遍,把白菜筐子搬上搬下,反复检验重量以及称有没有问题,最终得到的结果都是,四百零九斤!只有多没有少的!

  “这是大丰收,大丰收啊!”

  “铁柱,你家到底怎么种菜的?能不能让我们取取经啊?”

  “就是就是啊,我们交学费就是。”

  铁柱早就昏了头了,他嘴上喃喃说道:“就是,就是这么种的啊,去年我也是这么种的,两分地收了二百三十斤!咋这次能收四百斤呢?”

  “咋能收这么多呢?”

  村里人都哄笑起来,“就是收了这么多啊,当着你面摘的,有什么不敢相信的?”

  “全靠大人的肥料!”

  “就是!”

  “大人明年...不,今年,能不能再多给我们村里拨一些肥料啊?”

  赵辰之已经被热情的村民包围了,他再三示意摆手,“现在肥料产量有限,而且不知道能达到什么效果,姑且算是试验器,如果今年秋收也丰收的话,年底保准扩大规模!”

  “我保证,只要大家精心照料庄稼,肥料肯定是少不了的!”

  村民们欢呼起来,热情洋溢的追着赵辰之说话,赵辰之好容易才摆脱了,到了肖大人面前。

  肖大人激动的握住赵辰之的手,不停的摇晃,“丰收,大大的丰收啊!增加,增加了一倍!”如果全国的粮食都能增加一倍,那得是多少的粮食啊。

  肖大人的面前好像出现了粮食山,高高的堆起,让他控制不住自己的激动。

  赵辰之好容易才把人安抚住,先给他打预防针:“肖大人,这只是粗略的估算,而且白菜跟麦子稻谷不同,未必能有这么大的效果,大人向上回禀吏部时,切不可夸大效果。”

  肖大人一转念就明白了为什么,他郑重点头,“我会切实禀告的,毕竟这只是白菜的产量,等到秋收时,吏部应该会派专人来查验。”

  但不管怎么说,这都是大大的丰收,肖大人深恨考核评语只有劣等中等和优等,他想给赵辰之打个特优等!

  这四百多斤的白菜被收拾起来,按照市场价卖给了衙门,衙役们常常在内院吃饭,没几天就消耗一空了。

  肖大人又陆陆续续的在照城巡察了五六日,检查各个方面的情况。一地父母官的职责,大致分为四个方面。

  钱谷,超额达标,税收和粮食储备,比以前直接翻倍。

  治安,照城不说路不拾遗,也差不来多少,民风淳朴,热情好客。

  刑名,从未出现过冤假错案,民众也很少产生纠纷。

  教化,修建了不少的水渠和储水池,大大方便了百姓用水,并且正在修缮官道,改进路况。还会每村的村长组织识字班,带领他们学习常用字和朝廷法律和礼仪等等。

  肖大人满意的点点头,再次暗恨没有特优等,这么出色的官员,还肯在当初接下照城这个烂摊子,经营的还这么好。

  人人如此,大江何愁不兴盛呢?

  肖大人正在内室记录这些日子的所见所闻,他也不嫌繁琐,每一日发生了什么都细细记下,言辞恳切,方便回去后写奏章。

  正笔走龙蛇时,突然听到门口悉悉索索的声音,有人压低声音道:“肖大人,是我。”

  肖大人放下笔,说了请进后,从门缝里钻进来一人,径直来到肖大人面前。

  “是不是打扰到大人记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