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穿成庶女的庶子第91节(2 / 2)


  节奏做事,时间渐渐滑到了温度不冷不热的八月。

  第一百一十八章

  八月正是秋闱时, 蒋学文盼了许久的考试总算是来了,收拾好考篮,他雄赳赳气昂昂奔赴考场。

  宋朗旭特意请了一个时辰假送他进考场, 告诉他别慌, 心态稳住就算是赢了一半。

  蒋学文重重点头, 对着自家夫人好半天终于憋出一句:“我一定会让你凤冠霞帔, 诰命加身的!”说完一转身,差点把腰扭了, 幸好旁边的小厮扶了一把。

  杨夫人笑的前俯后仰不能自制,目送自家夫君进了考场,这才转过来看宋朗旭, 目带揶揄的说:“以后该怎么称呼我才好?”

  杨夫人是李骄杨的表姐,又是蒋学文的夫人, 关系也算是亲密,如今宋朗旭婚期讲定, 自然要论起亲戚称呼来。

  宋朗旭对于这种问题淡定得很,“咱们各论各的,当着学文你就是嫂夫人, 当着骄杨就是表姐。”

  杨夫人扑哧一笑,笑的更欢识了。

  婚期定在九月, 蒋学文一听就拍张叫好,说他还能当上傧相。

  按理说,临近婚期男女双方是不能碰面的, 可是宋朗旭特意告知过李大人和李二夫人后,他们犹豫之后还是点点头答应了。

  有些事情, 规矩之外也有人情,不能全然不管。

  李骄杨听说未婚夫婿来找她, 先是吓了一跳,然后疑惑叔叔婶婶怎么会答应呢?听说是有很重要的事情,想了想还是答应下来。

  毕竟身边还是跟着很多丫头嬷嬷的。

  李骄杨上了自家马车,有些不明所以的跟着前头宋家的马车,走了一段路后透过眼熟的风景,渐渐发觉什么,眼眶泛酸湿润起来,泪滴随着车子的晃动,慢慢撒在衣裙之上。

  路上走了大半时辰,终于到了一座山脚下,山间小径掩映其中,直通顶上的一间道观,而李骄杨的父亲,就是在其中出家做了道馆。

  一别七八载,这条小径李骄杨也是走过无数遍,常常过来看完父亲,只可惜,父亲吝啬一面,常常跑了个三四回才肯会面,偶尔递交只言片语。

  先前,她就已经试着去信告知自己快要成亲,想要见上一次,可惜没能让父亲柔下心肠,破例下山。

  如今又到了这座山下,李骄杨心头忐忑,丝帕都快搅成丝线,担心父亲依旧不肯见面,到时候又该如何自处?

  宋朗旭看她的脸色都能猜出来她在想什么,软言安慰道:“我们来山上,不论父亲见或不见,能得到他平安如故的消息就好了,就像求神拜佛也不一定要得到什么庇佑对不对?心安即可。”

  “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

  李骄杨被他稍稍安抚,鼓足勇气朝着山上走去,步行一盏茶功夫就到山顶的寺庙。

  虽然是寺庙,但显然有些破旧,不是香火鼎盛之地,连小道童穿的道衣,也有些破旧不堪,看见有人过来,连忙站在道旁行礼。

  李骄杨有些出神,宋朗旭便带之问好,“我们是来求见清静散人的,不知道散人是否还在忙碌?”

  小道童答:“请贵客稍待。”然后入内禀告。

  他们一行人被安置在外院等候,李骄杨捧着茶水暖手,心不在焉的。

  “你看这一处山峦,虽然不高但是秀丽,山下风景一览无余,又有清心小院,静坐无忧,还有天然茶水,养心养神,怎么板着脸不开心?岂不是辜负了这片风景?”宋朗旭劝解着。

  李骄杨勉强笑了笑,端着茶水一饮而尽。

  未及小道童就出来了,回答说,清静散人依旧不见。

  另一只靴子总算落了地,李骄杨心里也有了决算,既然如此,他们就可以先回去了。

  “不,难得来一趟,还登了三,为什么不多做一会儿呢?哪怕是欣赏风景也好。”宋朗旭指着遍地的花草树木,“这些东西,都是清静散人平时日日所见,这石台也是他用过的,我们可以感受他的感受,跟清静散人呼吸同一片空气。”

  “此刻,也只有一墙之隔。”

  李骄杨回头,一墙之隔吗?她轻轻摸了摸面前的石凳,上面还残留着刻痕,刻的显然是个新手,线条非常不匀,歪七扭八的。

  宋朗旭不失时机的解释:“听说道馆里衣食自足,都靠自己供养,所以东西都是他们做的,清静散人不会做这些,就雕刻了一些花纹装饰,聊以凑数。”

  李骄杨扑哧笑了,“他一贯的手笨,以前给我做个拨浪鼓都没做好,还是偷偷出门去买的,还让人家木匠故意做的差一点,把我娘瞒过去。”

  把第一个称呼说出口后,后面的话就顺畅多了,李骄杨捡了几件童年趣事说来,脸上带着惆怅的笑容。

  宋朗旭也选了几件童年趣事来说,不过他的童年就苦恼多了,常常在发愁为什么这样也不会,那样也不会,明天的考试又该怎么过关?

  李骄杨听得有趣,忍不住说道:“真看不出来,我都是听说人家天资聪颖,自幼就出众的很,没想到状元郎还是个开窍晚的。”

  “勤能补拙,笨鸟先飞而已。”宋朗旭没觉得有什么,人就是这样一点一点学的嘛。

  两人说说笑笑,又站起来观察道观附近的花花草草,建筑人群,耗费了半个时辰。

  这地方李骄杨来过那么多次,从来没想到别有洞天,原来这棵树上有鸟窝,那颗树会开花,院墙

  底下还有个小洞,一只白生生的小狗冒出半个脑袋来,又蹭一下缩了回去。

  换一种眼光,世界真是大不相同,

  时辰也不早了,李骄杨收起心思,再次深深凝望道观,说了一声下山去吧。

  见与不见,她都心安了。

  眼看着一群人都下山去了,一墙之隔的道观内,有个深衣中年道人一直矗立在院墙边,侧耳倾听着外面的动静,那条小白狗就是被他吓到的。

  脚步声远去之后,道人依旧站在一旁,静静听着,直到很久很久听不见声音了,这才蔚然长叹,回了室内。

  *

  下山路上,李骄杨主动跟他同乘一辆车,嬷嬷看她似乎有话要说,也没有阻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