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穿成庶女的庶子第128节(1 / 2)





  “或许是赏些金银财宝吧。”宋朗旭随口说。

  罗恒睿缓缓道:“金银不是最贵重的,要紧的还是皇上能有想起有我们这个人,以后不管干什么,都有说头。”

  不管是谋官还是继续考试,提起被皇上夸过,总要多点说头。

  “这倒是!”蒋学文点头,“我倒是不想考试了,就不是这块材料,让我做个小官就好了,我好好干,早晚升官!再给我娘子谋个诰命,嘿嘿嘿!”

  “然后再生几个小崽子,催他们考科举!”

  宋朗旭扑哧一声笑了,别人都是催笨鸟先飞,他这是下几个蛋,催蛋快点带他飞!

  第一百六十二章

  他们仨回到京城, 跟乔大人一路分别,然后各自归家。

  难得回家,家人们各自欢喜, 一述别情。

  家里当然哪儿都舒服, 只是宋朗旭稍稍休息后, 就在等候召唤, 他领的是皇上的任务,肯定要交了任务才算完事。

  只是乔大人排在他前头, 还要先等乔大人交任务。

  乔大人进宫后,老老实实的先把新盐呈上,然后告知自己在其中失误之处, 有那些没做好的地方。

  隆庆帝知道他的性格,小小批评了两句也就算了, 随后说起新盐该怎么推广的问题。

  产量大增,降价是必然的事情, 但怎么平稳过度,就要看隆庆帝的本事了。

  他沉思后回答:“盐价除了受季节影响,也受运输距离影响, 这部分成本是怎么也降不了的,朕觉得, 新盐依旧全力生产,能造多少算多少,而价格跟原来相比, 贵个五文,消耗掉原先的旧盐库存。”

  旧盐库存是个巨大的数目, 至少也要一两年,才有可能消耗完毕, 这个新政策,不至于让旧盐一下子受到影响,喜欢便宜的买旧盐,喜欢品质的买新盐即可。

  乔大人点头,却不问全力生产新盐是为了什么,只管照做,这也是隆庆帝喜欢他性格的地方。

  说完盐务,终于到了隆庆帝最关心的部分,那夕南国的小王爷,到底是怎么倒霉被捉住的?

  乔大人并不知道这部分,只得据实相告,他们分工合作,他跟赵辰之蹲守城内先逮住了两个为首的,打算放跑一个通风报信,剩下的部分还需要宋大人才晓得。

  不过他这一部分也是精彩,怎么护卫怎么假装不敌,又如何安排埋伏,最终一网成擒,也听的隆庆帝津津有味。

  隆庆帝意犹未尽,刚听了上半部,谁能不好奇下半部呢?正好他也该传召宋朗旭了,顺便就把那二人也捎带上。

  听说皇帝传召,蒋学文差点蹦起来,“我就说吧我就说吧!”他激动的到处乱转,嚷嚷要换件漂亮衣裳再出门。还是杨夫人把他按了下来,给他换了一件中规中矩的儒士服。

  毕竟没有官职在身,儒士服是最稳当的。

  他跟罗恒睿一同撞见,罗恒睿也同样穿的是儒士服。

  两人带着几丝兴奋和几分担忧,也怕自己表现不佳,浪费了难得的机会。

  少倾,宋朗旭就到了,远远朝他们挥手。

  两人心头顿时安定下来,觉得有着落了。

  宋朗旭看他们衣着无误,低声叮嘱:“皇上是个和蔼性子,你们依循礼节,刚如何就如何,过分紧张反而不好。”

  同样的话明明听了好几遍,偏偏宋朗旭说出来最顺耳,蒋学文不自觉答好,然后跟着小太监一同进了皇宫们。

  低眉顺目进了御书房,他们两人并不敢抬头,依礼站在后头。

  宋朗旭也不催他们,而是上前一步,聆听隆庆帝的问题,先回答了他是怎么发现种种蛛丝马迹,然后再设下陷阱的。

  这些事情都是他们亲身参与的,此刻听来,罗恒睿和蒋学文都放松了心神。

  接着乔大人的引子,说到老崔头挟持人质,情况千钧一发时,宋朗旭话锋一转,“当时就是罗举人罗恒睿见机行事,一下子打晕了歹徒。”

  隆庆帝很有兴趣,“瞧着文文弱弱的,倒有一把力气。”

  罗恒睿知道这是给他表现的机会,镇定站出去:“臣家学渊源,虽然学文,也没放松过习武锻炼身体,临行前父亲还传授了保命三招,只有臣站的位置最为巧妙,匪徒看不见,所以鼓足勇气上前去了。”

  隆庆帝问了他的父亲是谁,若有所思:“是罗卿啊,你们也算虎父无犬子了。”顺势赞扬了两句。

  罗恒睿听的心脏直跳,知道隆庆帝记下他这个人了,不由得面露微笑,退后一边。

  宋朗旭顺势过来接上话题,讲述起小崔逃离后,他们是怎么一路跟踪,顺势找到对方老巢的,这中间出了大力的,自然是蒋罗二府带的精英护卫。

  他说的妙趣横生,听的隆庆帝不时微笑,等讲到山贼被驱赶下山,一一擒拿时,宋朗旭再退后一步:“这事还是蒋举人发现的,他眼尖,一下子就瞧见了,还发现了可疑之处。”

  “喔?”隆庆帝不置可否,“说说,怎么回事?”

  这就是示意蒋学文亲自上前回答问题了。

  蒋学文有些紧张上前,深深吸气,结巴了几下慢慢流畅了:“也靠臣的爷爷教育得法,曾在小时候将兵书兵法等等编成故事告诉臣,臣虽不才却也记下几分,当即看出下山的山贼里,有一伙子人呈护卫阵法.....”

  事情都是真实发生的,蒋学文说着说着就不紧张了,偶尔还手舞足蹈比划两下,示意当时的情况。

  他眼尖发现后,自然好奇要去捉人,又因为带着护卫,顺利拿下。

  接下来就是几次审问,宋朗旭判断出他们的出处,觉得怎么处置都不妥当,干脆上禀的故事。

  隆庆帝看着面前三个年轻人,不由得感叹:“真是傻人有傻福,命运使然啊。”

  一切都那么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