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家传诅咒真的好用第26节(1 / 2)





  “对,稍等一下,我把照片转给你。”

  万年猜错星人锅仔,这次居然猜对了?

  看到照片,夏鹿帆给了肯定回复,还真的是她,就是昨天等夏佳佳时骑车的照片。

  谁能想到,锅仔那个不是在比赛,就是去比赛路上的滑板大神教练,居然也在现场,还拍了几张照片。

  虽然说,照片聚焦在独轮车上,导致骑车的女孩糊的只能认出性别,但是,锅仔也阴差阳错认对了小鹿姐。

  卢总陷入迷惑,能看清脸的全部认错,基本看不清的反倒认对,这到底是记忆力好还是不好?

  第一次认对小鹿姐的锅仔很高兴,接连发了好几条语音,隔着手机都能感到雀跃。

  夏鹿帆其实也挺感动的,她并不介意之前锅仔把别人错认成自己,毕竟家传诅咒摆在这里,何必难为小朋友。

  但是,谁能想到在看不清脸的情况下,锅仔居然稳定发挥了一次,认出小鹿姐来。

  这值得来一次举高高体验卡。

  夏鹿帆陪锅仔聊了一会儿,手机才回到卢总手里,还能听到背景音里,锅仔准备兴冲冲的要和教练发语音,说那个骑独轮车的姐姐就是他说过的小鹿姐。

  虽然锅仔的运动能力号称郭语嫣,但是,他可以为小鹿姐感到骄傲,谁能阻挡独轮车的魅力呢?

  “这么喜欢独轮车吗?”早知道锅仔喜欢这个,之前陪练的时候,就带他玩一下了。

  夏鹿帆把手机收起来,准备出门继续派送惊喜时,又接到了卢总的消息。

  这次居然是滑板教练麦特,想借卢总问一下,能不能和夏鹿帆聊一聊。

  通讯录狂徒怎么会放过这种主动交朋友的机会,当即答应,然后加了锅仔的滑板教练。

  她还有点小激动,觉得教练的加入,让朋友圈的滑板平均水平都再次上升了许多。

  但没想到,夏鹿帆盯着人家的滑板,人家则看上了她的独轮车。

  麦特估计是看到了夏鹿帆带车跳台阶的动作,误以为她是专业玩独轮车的,带着请教和探讨的学习精神,特意发消息问她,有关独轮车速降挑战赛的事情。

  独轮车,速降,挑战赛?

  三个词分开,还可以理解,合在一起是什么?

  这涉及到夏鹿帆的知识盲区,她立刻去查了一下,找到一个最接近的答案,“极限运动的一种?”

  然后,随意点开了几个比赛视频,看完后,安静地退了出来。

  不,这不是她认识的独轮车。

  作者有话说:

  小鹿,加油,你擅长这个的

  夏鹿帆:不,我不擅长,我内向!我文静!

  第二十三章

  了解极限运动的人,可能很少。

  但是,能想象到极限运动有多危险刺激的人,一定很多。

  谁还没有看过几个极限运动失误的新闻或视频呢?

  夏鹿帆觉得,她作为一个内向文静的普通学生,和极限运动这四个字就离得很遥远。

  而且,理智和安全意识也告诉她,不行不可不能试。

  但想归想,她的动作还是很诚实的,点开视频再看了一遍,继续和滑板教练麦特闲聊的想法,也蠢蠢欲动,按捺不住。

  要不,再聊五分钟?

  都是通讯录好友,简单聊聊天多正常,才不是她对什么独轮车速降挑战赛很心动呢!

  而极限运动,其实也不是什么陌生新奇的词汇。

  高难度、挑战性较大的体育运动都可以统称为极限运动,涉及“海、陆、空”多维空间,最典型的就是大部分人熟知的蹦极、跳伞。

  除此之外,滑板也算是极限运动的一种,尤其是麦特这种滑板高手,本身也活跃在各类极限滑板挑战赛事中。

  从锅仔那里知道小鹿姐就是独轮车女孩后,主动去加好友认识一下,也是麦特经常会去做的事情。

  因为国内极限运动发展的比较晚,再加上本身带有冒险性和刺激性,比起超越自我“更高、更快、更强”的传统体育项目,极限运动更强调参与、娱乐和勇敢精神。

  这种跨越心理障碍,追求打破自我的成就感,会带来更高的危险性,在大众眼里看来,也更“作死”和“不要命”。

  所以,圈子里的同好如果遇到新朋友,都挺乐意认识一下的,也通过这种正面的方式,维护整个圈子的良好生态。

  哪怕夏鹿帆解释了一下,自己并不是专业玩独轮车的挑战者,麦特也没有很失望,还热情地邀请她来看比赛。

  如此好意,怎么能拒绝?

  夏鹿帆甚至还主动问了一下,她也挺喜欢滑板的,能不能看看赛前练习。

  揉了一下脸,夏鹿帆给自己找个理由,“咳,好歹我也当过滑板陪练,去学习观摩一下是应该的。”

  她只是对滑板比赛和独轮车速降挑战,有那么一点点好奇心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