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6节(2 / 2)


  “娘,那是迷信,早早和晚晚同时出生,怎么就能够断定谁有福谁没福?娘,算命先生的话,听不得,咱要相信党,相信科学……”

  ……

  苏老太眼里有泪下来,心里有苦说不出来,连老三都觉得她做错了,她这么做还不是为了这个大家吗?难道她不是为了老二吗?老二家里有这么一个灾星在,怎么能够幸福?她逼他,手段是不光明了点,但出发点还不是为了他?他是她生的,哪有亲娘不疼自己的孩子的,他出生的时候,她也是高兴了很多,含在嘴里怕化的。

  如今,老二为了自己的小家,可以抛弃她。

  再看看老大,就为了那一百块钱,竟然也可以那么狠心,他难道忘了当年为了给他娶媳妇下彩礼,家里把仅剩的两百块钱都垫出去了吗?那可是老二在外面做了半年的短工,又卖掉了一只猪几只鸡,省吃节用攒下来的,他都忘了吗?

  如今要分家了,却可以自私到这种程度?她狠狠地瞪向了刘招娣,肯定是这个老大媳妇怂恿的老大,否则以老大对家里的孝顺,肯定不会干这样缺德不顾兄弟情义自私的事情。

  不要以为生了早早,就可以在这个家指手划脚,老娘还没死呢!

  苏老太咬牙切齿,气到胸口疼了起来。

  “娘,分家不代表家就四分五裂了,儿子们都会孝顺你和爹的。”苏成才在旁安慰她。

  苏老太那疼着的心口这才缓了过来,还是小儿子孝顺,大儿子二儿子有了媳妇之后,都不把她这个老娘放一边了。

  苏老爹的分家,并没有被苏老太打断。分家那已经是铁板钉钉上的事情,半途是不可能作罢的。而且老三说的对,分家了又如何?不可能因为分家了,一个家就四分五裂,他们还是兄弟,还是他们老两口的儿子,说到天边去,也割舍不了这份血缘情。

  分就分了吧,希望能够挽回二儿子冷掉的心,只希望不要真的就此成陌路。

  “钱就这么决定了,我和老婆子一百,老三两百,老大老二各一百,谁敢说半个不字,滚出这个家,净身出户!”苏老爹拍定方案。

  这会再没有其他人有异议,就连老大也不说话了,刘招娣说:“爹这个方案极好,他三叔还没有成亲,确实应该要给留出彩礼钱。如果以后钱不够,也可以跟我们长房说,我和孩子他爹都会赞助。”

  刘招娣的话,让苏老爹的火气下去,同样也让苏老太对她的脸色好了很多,老大媳妇还是很听话的,也孝顺,刚才是她错怪她了。

  苏勤和陆思华却没有说话,老三结婚时间还长着呢,难道他们会看着老三娶不起媳妇而袖手旁观?只要他们日子好过些,多少会赞助一些。只不过这话,不需要现在说,以后事情发生了再拿也不晚,现在把话说圆了,万一以后日子过得不好,拿不出钱,反而丢脸。

  苏成才脸上依然挂着和煦的笑容,“大哥大嫂真不必,我还小,等到订婚结婚那也是好几年之后的事情,你们也要过日子的。”

  刘招娣却给了友好的笑容,话里话外的意思,说明了能接济自然会接济。

  这长兄如父长嫂如母的样子,让不少人感动。

  苏成才却依然一脸的笑意,只是那笑意并不达眼底,被他很好的掩饰了。

  苏老爹说:“老大有这份心,做父母的也欣慰。剩下的就是这六间房了,这房三间是后来建的,家里就不分房了,原来怎么住,现在还怎么住。”又顿了顿,“如果你们要另外建房,到时候老房子收回去,就加点钱。”

  三兄弟觉得,这样分配很合理。

  “还有五亩自留地,都是山地,除了两亩给我和你们娘作为养老地,剩下的三亩地,你们就平均分了,每家一亩,可有意见?”

  苏大力眼珠子一转,“我没有意见,爹娘要两亩养老地,是需要的。”

  苏勤和苏成才也没有意见,爹娘一人一亩养老地,剩下的给他们兄弟,这个分配很合理。

  剩下的就是几只家禽和猪了,苏老爹说:“家里的鸡鸭和猪就不分了,等到年底再分。工分就各自的归属各自,粮食等秋收大队分粮再分,有意见吗?”

  三个儿子全部没有意见,这样分配很公平。

  苏勤本来以为,自己提的分家,最后会被净身出户。爹这样分配,公平得让他感动,爹还是公正的。

  陆思华也非常的满意,这个结果非常好了,如何能不让她感动?

  苏建国兄弟三人,更是一点意见也没有,心里很感慨,奶虽然坏了点,爷对二房还是很关照的。

  陆姥爷也觉得,这个分配极公平了,这老苏虽然做事有点偏心,在分家上倒也没有让二房吃半点亏。就这一点,倒是让他另眼相待了。

  苏老太撇了撇嘴,“老头子说完了?那我说几句,我和老头子就跟着老三过,每家每年一百斤粮食一人养老金,可愿意?”

  苏大力眼珠子又一转,“娘,哪有让老三养二老,自然是由我这个长子来照顾父母的。”

  刘招娣说:“孩子他爸说的对,爹娘应该跟着我们大房,长子养老最应该。”

  苏老太挥手:“老三还没有结婚,我们还要给他操持,还是跟老三吧。”

  苏大力说:“爹娘啊,你们不跟着我一起,村里会戳我脊梁骨,以后让儿子怎么出去做人。”

  这一哭,鼻涕眼泪齐下,看得在座的人都觉得,这老大确实是个孝顺的。

  苏老爹说:“我们还是跟着老大,长子养老,这是规矩。但是我丑话说前头,老三还没有成家,以后成家了,我们老两口肯定是需要贴补他一些的,你们做兄弟的也要补贴。”

  苏大力和苏勤急忙说是,这让苏老爹和苏老太非常的满意。

  支书老山叔和大队长大明伯两个人很快就写了分家单子,做了见证人,大家都在分家单上签下了名字。

  这个家算是分成了。

  最高兴的莫过于二房了,终于分家了,能够过自己的小日子了。

  苏老爹说:“咱们就再合在一起吃一顿饭,明天一早开始,你们各自搭伙吃饭。”又跟支书和大队长说,“老山大明哥,你们今天就在家里吃,劳你们在分家上做了见证。”

  支书和大队长倒也没有推辞,这样分家后在家里吃饭的情况,在下河村也算是一个惯例了。

  陆家和刘家的亲家,也都留了下来,这顿自然是少不了的。

  这顿饭,掌勺的人自然是陆思华和刘招娣这两个妯娌,自然也少不了苏老太。苏老太那一双眼睛可是刁着,可不许媳妇儿多用油,用油的时候,那是盯着的。

  真正掌勺的人,其实是陆思华,她做的菜好吃,苏家谁都知道,以前家里的家务几乎都是她包的了。刘招娣很少在厨房忙,每次轮到她做饭的时候,总是会以各种理由推掉,最后都会落在陆思华的身上。

  这一次自然也是不例外。

  反正是最后一餐了,陆思华倒也不在乎应该是谁做的,多干得活身上也不会少块肉,干活就干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