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87节(1 / 2)





  至于以后怎么改革,是另开公司,还是把这个运输队完全的吃掉,她暂时还没有想明白。

  但她知道,长青哥的野心,绝不会屈于人之下。

  “爸爸,太好了,你不用下岗,还做了经理,当了管理层,这实在是太好了。”晩晚由衷地替爸爸高兴。

  苏勤说:“我也觉得挺好了的,长青还说,我这个职务,工资每个月是五百块,还说以后还会加。两百块的工作,确实很多,比我原来的工资,可是多了好几倍。”

  晩晚说:“这五百块的工资,并不高,爸爸你知道在港城那边,一个经理级别的高级管理,一个月工资多少吗?”

  “多少?”

  晩晚说:“至少几千。”

  她虽然不知道现在港城那边的物价多少,以目前大陆这边的物价,加上听过邵长青提过港城那边的经济情况,她自己换算出来的。未必准,但是跟苏爸爸说,足够激励他了。

  “几千?这么多?”苏勤咽了咽口水。

  陆思华说:“我觉得,这个数可能都不止。今天我去晩晚他们学校打听了有关摆早点摊位的事情,他们一天至少赚五十,那么一个月就是一千五。如果客流量再大点呢?东西再丰富些呢?如果去闹市区呢?这还只是一早上的收入,如果再帮中午饭,晚饭呢?午饭和晚饭,肯定不止这个价位,钱更多。这样算下来,一天一百五十还是往少了算,一个月多少?那就是四五千了。港城那边那么发达,绝对有的。”

  晩晚朝陆思华竖起了大拇指:“妈妈,你计算得太对了。”

  “思华,你真的决定做早餐了?”苏勤说,“我现在工资挺高的,你可以不用去做早点,我的工资能够养活一大家子,还有多。”

  陆思华说:“我还是决定了,要去摆摊做生意。今天我在晩晚他们学校外面看到,那些摆摊的人,脸上那种自信的表情,我很受启发,我要做生意。”

  晩晚说:“妈妈,晩晚支持你,你做的饭菜,那么好吃,生意肯定比他们还要好。”

  “我也这么觉得,虽然我没有吃过他们的东西,但闻着味,也能够大致地猜出来。”陆思华非常的自信。

  苏勤却没有说话,皱着眉头在那里思考。

  陆思华说:“怎么?当家的你不同意我出去摆摊做生意吗?”

  “不不,我没有这样想。”一见陆思华板下了脸,苏勤急忙摆手,“你能有这样的想法很好,我只是怕你辛苦,我心疼你。”

  陆思华的脸色这才好了一些,她说:“这是我们一早就商量好的,我肯定是要做的。我今天是吃了早饭过去的,没有尝那些摊位的早点味道,我明天再过去,不吃早饭过去了,先尝尝那边的味道。”

  晩晚说:“妈妈,你不用这样麻烦,那边的早餐我吃过,远没有你的味道好,我可以保证。”

  “你是吃着我的菜长大的,心里多少会偏向我点。我去尝过他们的东西,也就知道自己怎么定了。”

  ……

  第123章

  在苏妈妈热火朝天地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远在北京的程骁也有类似的想法。

  北京的商业气息,可比宜安县浓多了。

  很多外资港商,在见过了北京的大世界,在调查了市场之后,眼睛都是发亮的,这么好的商机他们怎么会错过?

  他们带来了商业的浪潮,当时也带来了新的科技。哪怕是一些生活方面的技术,也够大陆吃一阵了。

  华国这边,在经历了战火,经历了那场运动之后,百废待兴,最渴望的不就是外资港商们,把最先进的技术带进大陆吗?

  有了技术,还怕发展不起来吗?

  有了资本,还怕不兴旺吗?

  只要你胆够肥,那么就能够在这一波的商机中挖到你想要的一桶金子。

  或许挖到的还不止一桶,可能是两桶三桶,甚至更多。

  程骁也有点儿蠢蠢欲动。

  在华大,商业系的那些学生,胆大的也有类似的想法,但更多的不敢动。一是没有资金,二是不敢。

  万一亏了,那些好不容易筹集来的资金可就打了水漂了。

  但还是有些人想要去做,哪怕真的亏了,又怎样?

  人生在世,要是没点冒险精神,那就什么事情也干不成。

  比如程骁。

  他从来不觉得,天上会掉馅饼。

  什么事情不得自己去努力,去争取?要是连这么一点点胆子也没有,那就干脆不用干大事了。

  他就想到了创业。

  以前在下河村的时候,小小年纪的他,在七十年代割资本主义尾巴这样紧张时刻,他都曾经去黑市卖过东西。

  被人追过,也被人冤枉过,甚至差一点就被抓了个正着,被按上了资本主义的帽子。

  他一样不怕,肚子都要饿死了,还怕一个罪名吗?人在最绝望最无助的时候,什么都敢干。

  那个时候,他可没有想那么多,就想着能够赚点儿,补贴家用,不让娘为了他过度的操劳。

  那个时候是小心翼翼的,在黑市里卖东西,时刻都要注意着,保持高度的警惕,一有风吹草动,就马上转移。

  他也是在那个时候,练就了一身的商业嗅觉。

  如今在大学里,学的就是这方面的专业,对经济与商业方面的嗅觉,只多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