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二节历年职工教育发展情况





  建厂初期由于全厂职工文化水平较低,技术力量薄弱,厂党委十分重视职工的文化补习和生产技术教育。

  1960年初,成立了建德冶炼厂教育委员会和职工业余学校,有专职教师2名,兼职教师4名,开展对职工的识字扫盲为中心的业余教育。据统计全厂有固定职工1629人。其中有文盲834人,半文盲305人。

  1960年4月4日,据建德冶炼厂业余学校统计,在校学习的学员有1421人,占职工总数96%,扫盲126人,文盲率由43%下降到30%,高小文化的职工由原来的22%上升到34%。

  又据1960年7月26日,业余学校工作总结,随着厂职工人数的增加,二季度职工入学,1978人比一季度增加20%,入学率达95%,到课率95%,扫盲人数563人,比一季度扫盲人数126人,增加4.5倍,文盲率从32%下降到12%,尚有文盲265人。

  1962年3月29日厂工会总结,关于职工教育情况,扫盲258人,职工文化从初小提高到高小的职工有209人,从高小提高到初中有338人。具有高中或中专文化的职工181人,保送438人去外省,外厂学习培训。

  对职工的专业技术培训方面,1960年2月18日,冶炼厂在更楼举办冶炼、化学两个班进行专业教育,有学员62人。

  1962年1月23日至3月29日,对三车间职工进行文化补习和技术培训历时67天,参加职工有86人。其中电气专业64人,机械专业22人。由三车间主任徐长生兼技训班班主任。

  1963年5月和1965年4月先后两次由厂一、三车间领导生产骨干157人去吉林铁合金厂学习培训铬铁,镍铁生产技术和化验技术。(祥载第五节外培)。

  1965年9月,横钢化验室在技术人员任友琴组织讲授,分析化学基础理论和化验专业技术教育,历时一月,经过考试,全员合格。提高了化验员的基础理论和实际操作水平。

  1967年,化验室技术人员对进厂新化验工进行化验基本技术教育和技术练兵。

  文化大革命期间职工教育停缓。

  1976年5月成立“七二一工人大学”革命领导小组,组长王相庭,副组长欧阳臣,教师由厂部抽调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党委秘书柴与明兼教哲学,施禄娟兼教电气,招收工大学员28人,设冶金机械专业一个班,于1978年7月结业。

  1978年化验技术员厂志乔对进丁化验工20人进行分析化学,基础理论教育。

  同年上半年由厂技术科主办技术管理讲座150次,参加听课技术员,管理干部5326人次。

  同年厂举办业余日语教学班,由土建技术员安荣华讲课,听课135人,于79年结束。业余英语教学讲解国际音标6次。

  1979年4月起举办技术培训班两期,每次脱产学习时间3-4个月,其中参加冶炼班学习80人,钨丝班学习66人。

  同年5月厂举办业余文化补习班有114人参加,其中高中班45人,初中班55人,识字班14人。

  1980年举办首届青工岗前文化补习班,有41人脱产,学习5个月。

  同年4月对27名化验员进行技术教育。

  1980年5月26日起,先后举办了“全面质量管理”脱产学习班两期,有62名技术干部管理干部参加,每期学习时间20-22天。

  同年受煤炭冶金局委托举办锅炉安全技术培训班两期,冶金系统(包括本厂)有67人参加脱产学习23天。

  举办业余机械、液压、电工技术学习班各一个,有100人参加学习。

  1980年7月举办冶炼技术培训班有学员25人,学习时间15天。

  同年11月举办机械制图两个班,有94人参加学习。三车间303#和304#炉精炼电炉进行岗前练兵五天,有30人参加 。

  1981年举办二期青工岗前文化补习班,有40人脱产学习110天,参加全面质量管理基础知识教育的有1215人,学习时间2天半。

  1982年对19名青壮年文盲职工进行扫盲教育,其中有17人脱产学习4个月。

  同年组织业余英语学习班,有30名技术干部参加。

  根据中央(1981)8号文件规定对68年以后不到初中文化水平的职工和1968年至1980年进厂的未经技术培训的三级工,要进行文化补课和技术补课(双补)。全厂有文化补课对象486人,技术补课对象427人。厂教育科从1982年上半年开始到1985年上半年止,先后办了八期十三个文化补课班和七个业余补习班,参加补课学习的职工累计960人次,入学面达99%,经过杭州市建材冶金公司考核,合格人数474人,合格率达97.5%。

  1985年下半年经过继续补课考试,合格人数累计485人,合格率达到99.80%。

  1983年开始到1984年对427名技术补课对象41个工种的职工进行技术补课,参加学习有483人次,经过考核累计合格人数418人,合格率达97.89%,使横钢职工教育按中央规定提前一年完成“双补”任务。

  1983年到1985年先后举办三个高中文化补习班。开设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四门课程参加学习170人。

  1985年对厂技术干部专门组织了微电子技术的学习,有11人直接参加了省、市组织的微电子技术学习班,60人参加厂内微电子技术课和计算机评议电视讲座,其中有40 人参加省科协考试,合格率达95%。

  1987年化验员岗位培训班27人。

  1986年至1988年,全厂职工(特别是中青年职工)教育和自学由低级向高级阶段发展。教育科除了组织多层次,多类型的文化教育,技术培训,技术练兵比武外,还继续开办电大,增办电视中专班。1988年9月,建德技校在厂开设冶炼技工班,招收学生41人(其中6人属外单位 )冶炼技工班教学设备和教师均有厂教育处承担,建德工业技校向厂收费2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