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3节(2 / 2)


  因着赛诗会参与的人员众多,是以在彩楼四周都摆了不少案牍座椅,以供众人歇息。

  案牍上也都摆了笔墨纸砚,凡是有诗兴者都可以在上边吟诗作词。

  因为静宜侍君喜静,很少参与如此热闹的活动,是以谢宸安便也没让静宜侍君跟着过来,她此次是跟着白华侍君的马车一同过来的。

  此时到了彩楼,白华侍君和方德君在一边说话,谢宸轩觉得有些无聊,便拉着谢宸安让她带自己四处看看。

  谢宸安这也是来到这个世界之后第一次离开皇宫,方才坐马车的时候因着有白华侍君在,她不好扒着窗户一直往外看,只能暗自看了几眼,这个时候便也起了兴致,跟白华侍君说了一声之后就牵着谢宸轩的手,带着他在彩楼上转了起来。

  两人走了没多远,忽然便听到不远处传来男儿们的阵阵笑声,谢宸安回头去看,目光一扫之下便发现了站在一众小公子之中的萧敬之。

  萧敬之此时正手持折扇和几位小公子说话,他今日穿了一身月白色长衫,衣衫的领口和袖口处都用银线点缀绣了祥云图案,这番装扮越发衬得他高雅清贵、气质不凡。

  谢宸安只见到了他的侧脸,不过即使如此也不由暗自赞叹,他这长相当真是三百六十度无死角,随便什么角度看过去都是一样的精致绝美。

  几人不知说到了什么,萧敬之随之轻笑,而后他似乎察觉到了谢宸安的目光,回头看了过来,随即温和一笑,对她点头示意。

  二人此前一见也当算是相识了,谢宸安见此便也对他点头示意。

  第23章

  萧敬之眼下和小公子们在一处,谢宸安见此也不便上前打扰,于是两人远远的见礼之后她便拉着谢宸轩继续往前走去。

  今日来人很多,到处人头攒动,谢宸安带着谢宸轩在彩楼里走了一圈,四处人声鼎沸,众人笑笑热闹,倒是热闹非凡。

  谢宸安带着谢宸轩转了一圈回来的时候恰逢凤后和清平贵君、紫玄君、方德君、白华侍君一同登上彩楼。

  谢宸安见此便也带着谢宸轩走到白华侍君的身边,跟着他一同登上了彩楼。

  彩楼下众人看到凤后几人后逐渐安静下来。

  以往宫廷赛诗会都是由皇上主持,凤后和清平贵君协助,不过此次女皇突感身体不适,是以倒是难得没有参与,只将此事全权交给了凤后和清平贵君。

  这二人每年都参与此事,操办起来自然是手到擒来,不过虽然往年也说宫中人有想参与的皆可在禀明后同行,不过一般情况下前来凑热闹的宫中贵人并不多,这次倒是个意外。

  紫玄君本非是大饶人,对于大饶的诗词半懂不懂,所以一向不参加此种活动,此次之所以破例前来也是为了给谢宸铭选伴读的缘故。

  白华侍君自然是因为谢宸轩想要凑热闹所以跟着过来的。

  方德君长袖善舞,往年偶尔也有凑热闹,所以此次前来倒不显得奇怪,唯一奇怪的大概就是他这次并非是自己来的,而是将大皇子谢宸清也带了过来。

  因着谢宸清今年已经十三岁,有人怀疑方德君想要借此机会想要帮他择一门婚事,但随即有人反驳,皇子和旁人不同,一般都会在十五岁后由女皇直接赐婚,此次也许只是来看热闹罢了。

  见众人都已经安静下来了,凤后目光看向众人,开口道:“赛诗会乃是我大饶一年一度的盛会,今日诸位才子汇聚在此,不只为了一较高下,更是为了帮朝廷选拔出有才学之人,望大家全力以赴,夺得好名次。”

  凤后说完这番话之后,便出了今日的题目:“以日前衍州之事赋诗一首。”

  衍州之事众人都有耳闻,此时听言便知道这是要看他们对于此事的态度,于是有人当即针砭时弊,当场作诗抨击衍州州府上下贪污腐败,又有人写诗赞颂皇上雷厉风行处事得当,从而使得百姓快速脱离苦海,又有人借诗来传达自己心目中的预防之法,一时间倒是热闹非凡。

  谢宸安头一次看到这样的情况,在她的印象之中以往所见唐诗宋词大多数都是抒情者多叙事者少,此时听闻众人用诗来表达对衍州之事的看法顿时只觉新鲜。

  众人写成诗之后便都送去彩楼。

  谢宸安与谢宸铭站在范永熙的身后,将送上来的诗篇大概都看了一遍。

  范永熙高坐在彩楼之上,将收上来的诗篇一一看过,觉得不佳的便从彩楼上直接扔下,一时间纸片纷飞。

  众人望着高坐在上的范永熙一时之间都是心怀期待。

  谢宸安直至此时方才感受到了自己这位夫子的才华,能够品评天下才子,此等风华当真是举世少见。

  纸片纷飞,不过一炷香的功夫范永熙手头已经只剩下了薄薄的三五张纸。

  范永熙起身将这几首诗分别呈给凤后和清平贵君过目。

  凤后和清平贵君一一看过之后称赞了几句。

  凤后问到:“依你所见,这几首诗中你认为哪一个可夺得头筹?”

  范永熙从几张纸中抽出一张呈给凤后。

  凤后和清平贵君先后看过,方德君见此也好奇的将此诗拿过来看了一眼,随后笑道:“青云福禄命,可堪百姓恩。这句倒是有趣。”

  凤后道:“衍州州府的官职乃是圣上赐的,当是可堪君王恩才是,这是谁人做的诗?”

  范永熙跟着道:“此乃吕归成的诗。”

  “吕归成?倒是未曾听闻过,可是白衣?”

  范永熙点头,“此人的确未曾在朝中供职,不过她在民间早有才名,性格狂放不羁,思维跳脱,用词遣句和旁人不同。臣以为此诗符合题目,立意独到,当得诗首。”

  范永熙乃是此次圣上钦点评诗人,凤后自然不会反驳她的话,闻言只道:“你既然如此推崇此人,不若将她叫上来看看。”

  凤后身边的宫侍当即大声宣读吕归成之名,直到唤了三声之后这人才从人群之中慢悠悠的走了出来,众人见她这副不急不缓的样子不由都是替她擦了把汗。

  谢宸安的视线也移到了吕归成的身上,只见她步履从容,不急不缓,完全没有一届白衣见到上位者时应有的不安,不由有些侧目。

  凤后明显没有当众发落她的打算,待她行礼后便唤她平身,随后将方才的问题问了出来。

  吕归成听言道:“她的官职的确是皇上赐予的,但她本就是衍州人,是衍州的水土和衍州的百姓将她养大,先有抚养之恩,而后才有提拔之恩,若说对不住,她首先是对不住就是衍州百姓。”

  吕归成这话说的有些道理,很多人在她说了这话之后才知道原来衍州州府竟然本身就是衍州人,身为衍州人却将衍州治理成了这个样子的确是让人痛心疾首。

  不过吕归成这番话却有种将皇上置身于百姓之后的感觉,来此之人多半是为了得到皇上赏识而来,自然以歌功颂德之言为多,虽然今日皇上没有亲自过来,但是凤后和清平贵君代皇上过来自然是一般的意思,偏生这人另类。